喜讯 | 我校多位校友获评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
妇
女
节
Women's Day
近日,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网站发布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名单,据校友办不完全统计,我校校友宗静、郑爱军、薛丽娜、匡华获评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(按公布名单顺序)。
宗静,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本科、硕士,现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特色作物科科长、推广研究员,北京市特色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。2016年获北京市“三八红旗奖章”荣誉称号,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农村工作(2017-2021年)先进个人,撰写论文54篇、书籍16册,编制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,获国家专利10项,市部级科技奖励6项。
多年来,她始终以促进草莓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为目标,围绕产业发展需求,从品种更新、技术升级、模式创建和体系集成等方面,组织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指导服务。
优化草莓品种结构,形成多种果实颜色的彩色系列和抗炭疽、耐弱光、早熟、丰产系列,通过新品种搭配种植,亩增收超1万元。研究环境调控、资材消毒和促花芽分化技术,集成应用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种苗繁育技术体系,实现了从露地育苗到设施育苗、从土壤育苗到基质育苗、从引插育苗到扦插育苗的转变。解决大田育苗中种苗繁苗系数低、病害严重、裸根苗定植死亡率高等瓶颈问题。草莓基质育苗模式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
打造宜机化栽培模式,推动草莓起垄机的研发与进步,累计示范推广近万亩,总节本增收400余万元。研发示范草莓套种鲜食甘薯“一种四收”高效栽培模式近千亩,亩增收高达万元。开创“北京草莓之星”评选推介活动,有效促进农民增收。2022年起担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特色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,组织协同攻关,促进草莓轻简化、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。常年坚持深入生产一线,并多次前往新疆、青海、内蒙古等地指导培训。
(左三为郑爱军)
郑爱军,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,现为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,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。参加工作30年来,先后育成小站稻品种7个,研究推广栽培技术52项,制定技术标准17项,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5项、专利4项、植物新品种权2项、软件著作权1项,是天津小站稻栽培学科带头人,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,曾荣获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、天津市劳动模范、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、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。2023年,其工作事迹被评为“天津市优秀农技推广工作者典型案例”。
多年来,她致力于小站稻品质提升研究,率先提出小站稻栽培技术提升行动。率先将基质育秧技术引进我市水稻生产,将壮秧率提升10%以上,大幅提高了育秧安全性,累计推广200多万亩,成果连续被天津市列为“农业主推技术”,获评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新模式优秀项目、中宣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示范项目。她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小站稻地方标准构建行动,主持制定4项小站稻地方标准,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从种子到大米的全程标准化。主持建立了国家小站稻栽培准化示范区、国家水稻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区,国家水稻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,牵头组建了涵盖12个省市的水稻专家咨询服务团队,服务黄淮稻区、京津冀稻区的水稻生产,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,对天津小站稻产业振兴和区域水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(左三为薛丽娜)
薛丽娜,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,现任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。曾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、齐鲁女性杰出人物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、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、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、省优秀共产党员、省乡村振兴百名优秀女农人等称号以及“大国农匠”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一等奖。
扎根农村近16年,流转土地共计2000余亩,建立农技推广示范基地,培训农民2000人次,高产示范田小麦、玉米亩产达吨半粮水平。注册“泰山康农”等农产品商标,延长粮食产业链条,统筹农机设备达220余台套,年服务面积达15万亩次,惠及36个行政村、近1.5万户农民。建立小麦新品种培育基地200亩,良种繁育基地1.8万亩,年收购小麦良种600万斤,带动农户增收75万元以上。主持选育的“禾元376”“禾元386”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。积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,参与帮扶困难学子、救助春蕾女童等公益活动20余次,捐赠物资价值5万余元,充分彰显了助力公益、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。
匡华,中国农业大学农药学硕士、基础兽医学博士,江苏省政协委员,民革江苏省委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、无锡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、江南大学支部主委,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二级教授。先后获得APEC科学创新研究与教育奖(国内首位获奖人)、中国发明专利银奖、中组部中青年领军人才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、中国青年科技奖、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、江苏省三八红旗手、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、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等多项荣誉。
2009年入职江南大学以来,她带领团队成员,开展面向生命体系的手性纳米技术研究,研制了模仿“螳螂虾”复眼结构的手性离子通道;提出手性光化学效应,研制了可特异性剪切DNA、蛋白质的“纳米剪刀”,开发了绿色、无残留、快速杀灭烟草花叶病毒的新型手性纳米农药;提出手性光力学效应,利用手性纳米组装探针调控干细胞定向分化;研制了手性纳米佐剂,提出了新型疫苗研发和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……团队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,走在国际手性纳米生物研究领域的前列。同时,依托江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资源和条件,她和团队研发的新型抗体、手性佐剂实现了量产和应用,研发的免疫检测试剂不仅供应了国内市场,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、环境监测、临床诊断等领域,试剂和产品还被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俄罗斯等全球客户采购应用。
值此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,向宗静、郑爱军、薛丽娜、匡华校友表示热烈祝贺!也衷心祝愿全体女性校友节日快乐!
衷心感谢广大师生校友和各界人士的关注支持!受条件所限,小友收集到的信息不一定全面、精确,恳请大家多帮助小友查遗补缺哟!
信息主要来源:北京农业农村公众号、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公众号、大众日报、江南大学新闻网等
编辑:吕明阳、荆彦婷